李维康这个人,在京剧圈里头算是响当当的,她把梅派、程派、张派这些唱腔糅合到一块儿,搞出自己那股清亮不俗的味儿,好多戏迷都记着她演的那些戏,比如《四郎探母》、《李清照》、《宝莲灯》、《蝶恋花》、《恩仇录》、《霸王别姬》、《平原作战》,这些剧目影响了好几代人。早年间,她1984年拿了第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,次年又因为老版《四世同堂》里头的韵梅,得了第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,那时候她从京剧跨到电视剧,名气一下子就大了。
说起她跟丈夫耿其昌的事儿,网上从2019年开始闹得沸沸扬扬的,说他们俩在家搞AA制,钱上头分得明明白白,水电费都一人一半,饭桌上李维康多吃口馒头、多半个鸡蛋都不行,怕占耿其昌便宜。网友一看就来气,好多人留言说耿其昌这男人没担当,夫妻间算这么细干嘛,学国外那套在中国不合适,还有人话说得挺难听,直接攻击耿其昌人品。李维康他们俩平时不怎么上网,压根儿不知道这些事儿,后来朋友同事提醒了,他们上网一看,心情肯定不舒服,但也没大张旗鼓地闹,就是觉得那些写文章的人没恶意,就没太追究。
展开剩余85%李维康后来在采访里头直接说了,这些传闻不知道哪儿来的,她接受过不少媒体访谈,但从来没提过AA制,她跟耿其昌的经济模式跟大多数中国夫妻一样,没啥特别的,钱都是混着用的。她还让采访的人帮着辟谣,别让耿其昌老挨骂。她说这话的时候挺平和的,没生气,就想把事儿说清楚。耿其昌也一样,没上网怼人,就这么着。网上那些消息闹腾一阵子,慢慢也就淡了,但偶尔还有人提起来。
李维康1947年在北京出生,那时候叫北平,她爸李宗岩和妈靳克是燕京大学经济系同学,都爱京剧,当票友。她爸毕业后去北京第一机床厂上班,她妈当中学老师,教语文和外语。李维康家里兄妹六个,她最小,11岁就考进中国戏曲学校,当尖子生培养。在学校八年,她学旦角,耿其昌学老生,两人同班,啥事儿都一块儿,上课练功打饭啥的。老师老叮嘱他们,国家花大价钱培养京剧演员,得对得起这份儿。他们俩每天五点起床去陶然亭练功,冬天头发上都结霜。
1965年,李维康18岁,唱了京歌《卜算子·咏梅》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了,《人民日报》还报道了。1966年毕业,李维康去样板戏团,耿其昌去北京京剧团。李维康在那儿排了三出现代戏,《红灯记》里李铁梅B角,《红色娘子军》吴琼花C角,《平原作战》小英子A角。最后《平原作战》拍成京剧电影,她演了小英子。1968年,她调到中国京剧院,耿其昌还在北京京剧团,两人那时候正式谈恋爱,父母都同意了。特殊年代,他们没急着结婚,1975年李维康28岁才在北京结的婚。单位没分房,两人住集体宿舍,也没要孩子。
1978年,耿其昌也调进中国京剧院,两人是双职工骨干,单位给分了筒子楼一套房。1981年,女儿耿玉菲出生在北京,李维康他们常外出演,没时间带,就交给李维康父母。父母把孙女带回家养,夫妇俩演出完就去父母家看。女儿五岁了,他们才接回来上幼儿园。上世纪80年代中期,京剧市场不行了,受电视剧冲击,单位工资发不出来,大家得自谋出路,就搞承包制。1984年,李维康和耿其昌承包了中国京剧院二团,管80多号人吃饭。李维康当团长,压力最大。
他们带团到处跑,女儿上全托幼儿园,周末父母接回家。为了团里人,李维康他们啥演出都接。1984年11月,夫妇俩带俩演员、一个舞美、俩乐手去黑龙江,跟佳木斯京剧团合作,37天演36场。1985年4月,李维康带50人去沈阳,29天演25场。6月又带50人去山东,31天演25场。每场收入1000多,上交550,剩的几十人分,李维康一场就几块钱。为了省,他们住剧场后台,炊事员买萝卜白菜做饭。强度大,有人牢骚,李维康头疼得厉害,医生用5分钱硬币给她刮痧,说压力太大。
李维康接了《四世同堂》,朋友推荐的,本想演小文太太,那角色是京剧演员,本色出演。但导演林汝为让她演韵梅,她读了老舍原著,听导演讲,结合妈的特点和北京妇女形象,演得挺好。1985年8月16日,28集剧在央视播了,大家都追。她拿了金鹰奖,影视圈红了,好多导演找她,片酬高。但她推了,团里80多人得吃饭,她不能扔下他们。
长期累,李维康身体出问题,每月生理期大出血,后台晕倒好几次送医院。一次血色素7克,医生要住院,她输瓶葡萄糖就去演了。1988年,她做妇科手术,出血多,心脏短停,医院下病危通知。耿其昌守着,医生说脱离危险他才歇会儿。出院后,李维康吃中药,耿其昌熬药,外出还背锅带药,在后台熬,别人休息他忙着。
90年代中期,李维康得子宫肌瘤,耿其昌陪着,确认良性他眼泪下来了。医院建议手术,耿其昌安排,手术又大出血,他输血救她。单位效益差,报销不了,他们愁医药费。李维康早出院,少用药。文化部领导知道,指示单位帮忙,李维康感动,继续干。合同年演150场,她管场地、吃喝,还主演,累坏了。1997年,她辞了团长。
从1984到1997,13年承包,耿其昌帮着干,除了主演还分担事儿。他身体也出毛病,血糖血压高,头晕,腰伤重。2015年,腰椎间盘突出恶化,走路难,早起李维康拉他。理疗没多久复发,他睡不好。2018年,医生说手术,风险大,可能瘫。夫妇俩纠结。5月,疼得走不了100米,他决定做,李维康陪医院。手术3个半小时,术后三天他下床走,李维康看着。一周多出院,每天药,定期查,李维康陪着。
现在耿其昌手术7年,没复发。李维康两次手术后也稳。夫妇俩在病里互相帮,闯过去了。2025年4月,他们78岁,还接点演出,参加活动,大多在北京养老。女儿耿玉菲北大物理系毕业,在金融系统上班,条件好,已婚有孩,常来陪父母。
李维康的事儿,说白了就是京剧这行不容易,她从学生时代就苦练,毕业后排现代戏,调单位,结婚,生孩子,全在工作夹缝里。承包团那几年,最苦,全国跑,收入低,身体垮,但她没扔下团里人。耿其昌也一样,帮着扛。网上AA制那事儿,其实就是误传,李维康辟谣了,夫妻俩经济没分那么细,跟普通人一样过日子。重病那段,李维康先手术两次,耿其昌后腰椎手术,他们互相照料,没扔下对方。这事儿接地气,名人也是人,病来时得靠家人。
想想看,京剧这艺术,现在年轻人不多了,李维康他们那辈人,为这行付出多少。市场低迷时,他们承包团,自负盈亏,带人跑演出,睡后台,吃白菜萝卜,就为让大家有口饭。收入那么少,还得交单位,剩的不够分。她头疼刮痧,继续干,这劲头儿不是谁都有的。影视红了,她不跳槽,推片约,留在团里,这选择挺实诚的。身体出问题,大出血,心脏停,病危通知,这不是闹着玩的。耿其昌熬药,输血,这些事儿说明夫妻间不是AA制的冷冰冰,是真互相靠着。
耿其昌腰病那段,也苦,疼得走不了,手术风险高,但做了,恢复好。李维康陪全程,这就够了。网上那些骂耿其昌的,估计没了解全,就凭传闻下结论。现在辟谣了,大家也该明白,名人生活没那么狗血。女儿现在帮衬父母,晚年稳当,这家庭挺完整的。
发布于:河南省尚红网配资APP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